馨生之語
畫出燦爛千陽
本文收錄於 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漫夜馨光:愛與勇氣的旅程
~~~
經過幾年的復健與治療,小剛慢慢復元,
並在日光畫室學畫,他用左手畫的一張張畫,令人驚豔不已。
他每天穿梭在醫院,畫室與家中。
想改變的慾望一天一天增加,
看著父母親與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和志工的關切眼神,
他知道自己要活得更好……
~~~
在日光畫室中,小剛用著左手專心作畫。陽光斜斜灑了進來,照在畫布上。專心畫畫是他的快樂時光,畫室是他的祕密基地,他努力揮動著畫筆,只要待在這裡,他的心中總會萌生一些光彩,那麼溫暖,那麼明亮。他喜歡用明亮的色彩,畫著心中的那個美麗世界,許多蹦出來的靈感都會在畫室中雀躍流動著。
小剛的心中有著許多感激之情,他的父母、同學、老師和那些志工阿姨叔叔,還有許許多多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一路上陪伴著他的人,他們就跟他畫中的世界一樣美麗又多彩。
經過這幾年的復健與治療,小剛慢慢復元,並在日光畫室裡學畫,他用左手畫的一張張畫,令人驚豔不已。他每天穿梭在醫院、畫室與家中。想改變困境的慾望一天一天增加,看著父母親與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的這些工作人員和志工關切的眼神,他知道自己要活得更好……
悲傷的故事從幾年前開始。大學三年級的小剛遭遇了一場巨大車禍,那是在二○一三年八月十五日早上,一輛小貨車衝撞正要去汽車駕訓班上課的小剛,瞬間人車倒地,血流滿地,他的傷勢非常嚴重,立刻被送往鄰近醫院急救。
小剛的爸爸接到電話後馬上趕往醫院,而媽媽更是騎著機車飛奔著,淚水沿路潰堤,一到醫院看到兒子正在緊急手術中,她整個人幾乎要昏厥過去。
手術過後,小剛住進加護病房,全身插滿了管子(氣切、尿管、鼻胃管等等),頭上纏繞著紗布,醫生說這是「腦骨折」,因為撞擊力過大,頭部出血過多,加上昏迷指數只剩下三,情況不樂觀。事故第四天,小剛轉院。但醫師依然告訴小剛的媽媽:「你兒子的腦部中間都黑掉了,要恢復很困難,機會微乎其微。」
「醫師,我兒子才二十二歲,他的生命不能這樣結束,無論如何請你一定要救救他!真的求求你了。」小剛的媽媽含著淚水對眼前這一位醫師跪求著。
這一條漫漫長路走得好辛苦。經過多次的手術後,小剛的爸爸堅決辭掉工作,專心照顧兒子陪他一起復健,而小剛的媽媽靠著每天幾份的幫傭工作,努力維持著家計並扛起經濟重擔。
小剛前後開了共八次刀,醫護人員盡了最大的努力,希望讓他頭部瘀血能夠清除早日清醒,可惜一直不見起色,陷於昏迷的小剛似乎正往人生相反的路走去。
當時小剛父母堅決不放棄,到處問神拜佛,只求神明可憐愛子。有一次他們到九華山有位信徒看到小剛的媽媽神色黯淡,但虔誠為兒子祈禱,便對她說:「無常來時要學習接受,怨恨於事無補,放下恨意、怨懟,將心門打開,不要再造不必要的業了,這樣對你兒子才有利。」這席話有點似懂非懂,但是她記下來了。
但放下一切談何容易?那時候龐大醫療費壓力壓得全家人喘不過氣,為了小剛,媽媽忙賺錢,爸爸更是以醫院為家,還在讀高中的小兒子,看著媽媽這麼辛苦工作,爸爸用心照顧哥哥,體貼的告訴父母自己不想考大學了,但是因為父母十分堅持,最後小兒子以半工半讀方式上大學,好減輕家中開銷。
「兒子車禍是事實,但大家以後的日子還是要過,若一直怨恨肇事者只是讓自己更難受。」一個起心轉念,讓小剛的媽媽學會接受,放下內心的障礙、放掉怨恨。原本不願意與肇事者談和解的她想通了,放下是對大家都好的做法。
昏迷的小剛接受到許多人的愛與關懷,學校同學錄製了兒子最熟悉的聲音為他加油打氣,並把他平時最愛聽的歌曲燒錄成DVD,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地播放,希望能夠喚醒他。
不久之後,躺在加護病床上的小剛,情況終於慢慢穩定下來。聽著熟悉的歌曲旋律,兩個月的煎熬終於有所收穫,他的眼皮微微地張開了,瞇著小小的那條縫透出了一絲希望,這個小小的進步,馬上讓小剛父母瞬間熱淚盈眶,那一幕的感動他們永遠都會記住。
小剛的昏迷指數從三回升到六,也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可是人還是沒有知覺,微開的眼神一樣空洞呆滯。
不過另一方面好消息傳來,醫師說小剛可以開始復健,但是四肢軟趴趴要如何復健?小剛的爸爸只好用安全帶將小剛的肢體緊緊綁好,先給予傾斜的角度適應五分鐘,再慢慢增加到十分鐘、二十分鐘……。每天練習一點點。夫妻之間相互體諒打氣,所有的辛苦與心酸隨著兒子的進步都消失殆盡。
小剛必須不停的做復健,但是困難的是要面臨轉院問題,因為每一家醫院依健保局規定不得住超過二十八天。全身癱瘓的小剛就得躺在輪椅上,跟著爸爸跑遍中部所有醫院做復健。病床躺久了,全身筋骨會變僵硬,每次兩個小時的復健時間,小剛爸爸都會咬緊牙根為兒子努力伸展肢體,只要看到兒子有一點點反應,他的心就會因此被鼓舞。
有父母親陪伴的漫長復健路,需要強大的勇氣當後盾。這些努力周圍的人都看到了,也無一不被感動。連肇事者的律師都覺得心疼,主動建議他們去找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以獲得更多的協助。
協會知道一切,即時送上慰問金並告訴小剛的媽媽:「你先不要想太多,專心把孩子照顧好最重要,如法律訴訟、心理輔導、安全保護措施、犯罪被害補償金、醫療費用補助等,這些事情我們都會幫你們的。」果真如此,那一項項從不曾碰過的法律事項,都在協會的團隊協助下得到圓滿的解決,讓他們心裡鬆了一口氣。而協會的人與志工也定期會到家裡關懷小剛的恢復狀況,這也給了他們很大的安慰。
當小剛終於將身上尿管、氣切管子等拔除,只剩下鼻胃管後,小剛的媽媽含淚大聲對著小剛說:「兒子呀,我們從頭開始,忘記以前,從零開始學起吧。」
小剛像回到小嬰兒一樣,從流質開始一點一滴的餵食,媽媽每天到病床前抱抱兒子,不斷給予正面的鼓勵。在爸媽的心裡,眼見兒子已經是奇蹟似的又活過來了。即使拔管後,小剛說得話似乎沒有人能懂,但是他們還是感動得想大哭一場。
休學一年後的小剛,經學校同意,可以復學。即使他人還不完全清醒,眼神呆滯,聽不太懂、也不會表達,但在爸爸的陪同下,他回到大學重溫三年級的課程。小剛的爸爸每堂課都幫兒子聽、做筆記、錄音,回家再適時的幫兒子溫習幾遍。以前同班的同學和老師,也會不時來跟他講講話,聊聊過去的學習和歡樂時光,小剛因為這些熟悉的聲音出現,恢復得很快。
後來,協會還請了專業的老師來幫小剛訓練「語言」,就從最簡單的「ㄅㄆㄇㄈ—ㄚㄛ」學起。小剛的媽媽為了加強兒子學習,自己也跟著一起學。她總會利用工作之餘幫兒子不停地複習,甚至晚上睡覺前,一定要重練一次,發音標準了,母子相互擁抱後再上床休息。
將近過了一年八個月,小剛已經能說簡單的話,也學會自己洗澡,用左手吃飯,走樓梯也沒問題,只是右手右腳還是不太靈活,走路一拐一拐的。但是對本來完全絕望,能再看見兒子重獲新生的小剛父母來說,是什麼都比不上的珍貴禮物。
肢體障礙、智力障礙、語言障礙,還有不定時的癲癇發作,讓小剛在生活上還是存在許多不便,但是媽媽和爸爸認為最艱難的那一段都走過了,以後只會越來越好。
這一堂學校沒有上過的「人生課題」,讓他們一家人關係更緊密。小剛重新開始的新人生,媽媽從不忘每天給孩子一個擁抱、親吻,為他加油打氣。
小剛的媽媽之前曾許下心願,若社會有類似的個案,她願意用照顧兒子的經驗去協助對方,陪伴他們一起走過低潮。而這個願望現在也付諸行動,他們三個人開始拜訪重傷被害人,以小剛為實例,由爸爸教復健祕訣,媽媽分享寬容與樂觀。他們很想分享自身的故事去鼓勵躺在病床上的被害人重新燃起希望。
「復健是一條艱辛的路,大家總是說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但是有時真的很努力了卻沒有進展,需要時間耐心等候。該如何坐起來?如何站起來?如何抬起腳跨出第一步?如何……一切都是一點一滴慢慢才能達成。」這些分享或許微不足道,但都是小剛的父母真心奉獻的愛與喜悅,他們要用實際的行動,來傳達他們對協會感謝的心意。
一段漫長的復健之路,讓兒子重新站起來,一切從零開始學習,兒子是父母努力最大的支撐,而父母是兒子的守護者與最強的後盾。重新學做一個新的自己,是小剛現在的人生學分,對於顛簸的生命歷程,他靠著堅毅、忍耐與信心克服,不管以後可以走多遠,又能走到哪裡,他只求盡全力活在當下。
現在的小剛每天都在進步當中,小剛父母對兒子永不放棄的那份心意,讓人尊敬,他們一家人都是勇敢的生命戰士,不分彼此,一起努力。
對於協會而言,小剛的媽媽是一個常客,因為每個月她總是會帶著二千元到協會捐款,說要把錢捐給其他有需要的人,而這二千元是她努力工作一整天的所得。小剛媽媽在生活上總是一省再省,同時打好幾份工來維持家用,但是這二千元卻代表她的一份微薄心意。
看著小剛父母臉上閃著亮光,他們懷抱著一顆感恩的心,願意用愛與分享去幫助其他正在與生命博鬥的人,這是多麼令人動容,也讓人瞭解到任何一種善行,不論小,不論大,就像小水滴流入大海般,永遠都不會乾涸,愛永不止息。